巴萨商业总监:季前赛战略转型显成效,亚洲行创纪录点燃市场热情
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季前赛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。在结束 2025 年亚洲行后,巴萨商业总监琼 - 索莱尔在接受《世界体育报》专访时明确表示:“足球已发生巨大变化,如今的季前赛不仅是竞技备战,更是品牌扩张与市场开拓的核心战场。” 此次日韩之旅以三战全胜、狂进 15 球的战绩完美收官,同时创下多项商业纪录,印证了俱乐部将季前赛与全球化战略深度绑定的决策正确性。
一、商业化转型:从传统集训到市场引擎
巴萨的季前赛模式转型始于 2022 年疫情后。索莱尔指出,过去封闭集训(如 Montanyà 或 Papendhal 模式)虽能提升竞技状态,但难以满足现代俱乐部的经济需求。“我们需要额外收入并开拓市场,亚洲正是战略要地。” 他透露,此次亚洲行通过门票销售、赞助激活、转播分成等渠道,为俱乐部带来约 1500 万欧元收入,与过去三年在美国的年均收益持平。
球盟会体育
这一转型背后是世界杯周期的市场考量。2026 年美加墨世界杯将导致北美商业空间压缩,巴萨提前布局亚洲,既规避风险,又抢占增长红利。正如《世界体育报》分析,亚洲市场的社交媒体粉丝已达 5900 万,占全球总量的 11%,且日韩两国的球迷消费能力与品牌忠诚度均居亚洲前列。
二、亚洲行成功:数据与口碑的双重胜利
此次亚洲行堪称巴萨全球化战略的教科书案例。在韩国首尔世界杯体育场,6.2 万名球迷现场见证巴萨 7-3 大胜首尔 FC,这一上座率超过该场馆容量的 90%;日本神户站虽因赞助商付款纠纷临时取消,但韩国大邱站仍吸引 5.7 万名观众,总观赛人数突破 15 万。数字传播层面,首尔站比赛在 YouTube 吸引 210 万独立用户观看,总播放量超 1400 万次,相当于西甲单场平均观众的 3 倍。
商业合作同样亮眼。巴萨与韩国 AlliveCreative、日本科乐美等品牌签订赞助协议,并通过球迷见面会、青训体验营等活动深化在地连接。拉波尔塔主席在接受多家亚洲媒体采访时强调:“亚洲不仅是市场,更是价值观共鸣之地。我们在此传递的足球理念,正转化为品牌溢价。”
三、长期布局:青训落地与文化渗透
亚洲行的成功为巴萨的长期战略奠定基础。俱乐部已启动在韩国建立 “巴萨学院” 的谈判,计划将拉玛西亚青训体系引入东亚。目前,巴萨在亚洲已有 6 所青训学院(日本独占 5 所),培养超 1500 名青少年球员,未来韩国学院的落地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亚洲的人才储备与品牌渗透。
索莱尔透露,此次行程中,巴萨 B 队主帅贝莱蒂的表现尤为关键。这位带领青年队斩获历史性三冠王的传奇人物,不仅在竞技层面为一线队输送新鲜血液,更通过青训交流活动,让亚洲球迷近距离感受巴萨 “传控哲学” 的魅力。这种 “竞技 + 文化” 的双轮驱动,正是巴萨区别于其他欧洲豪门的核心竞争力。
四、挑战与未来:平衡竞技与商业的艺术
尽管亚洲行大获成功,巴萨仍需应对潜在风险。日本站的赞助纠纷暴露出海外市场的不可控性,而频繁的长途旅行对球员体能的消耗也引发部分舆论争议。对此,索莱尔回应称:“我们会在商业收益与竞技准备间找到平衡点。弗里克教练团队已优化训练计划,确保球员状态不受影响。”
展望未来,巴萨计划将亚洲行常态化。2026 年,俱乐部可能再次造访东亚,并探索与印度、东南亚市场的合作。正如拉波尔塔所言:“新诺坎普的建成将提升主场收入,但全球化仍是巴萨的生命线。亚洲,正是这条生命线中最具活力的动脉。”
结语:
从诺坎普的绿茵场到首尔的世界杯体育场,巴萨的季前赛已从单纯的热身赛演变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抓手。此次亚洲行不仅是商业数字的胜利,更是足球文化的胜利 —— 当 6 万韩国球迷与 210 万 YouTube 观众共同为红蓝军团欢呼时,巴萨已用行动证明:在竞技与商业的天平上,他们找到了最精妙的支点。